陳百欽 December 25, 2023

循環鋁材 | 陳百欽


post-thumb

陳百欽堅持創新轉型 啟翔輕金屬創新開發術 循環鋁材

臺灣擁有很多低調但實力強大的隱形冠軍企業,這些企業不斷進行脫胎換骨的轉型升級,建立起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地位。在這些企業中,啟翔輕金屬科技是一個出色的代表。

陳百欽表示,作為商人,最重視的是客戶,在以客為尊的前提下,自然不會以家為尊,因此商人的長輩和子女都要更加獨立,而背後的太太也是非常辛勤。他的最大理想是實踐永續經營,即使退下董事長的職位,也要繼續努力,持續實現這個理想。

【記者王雯玲/高雄報導】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與中鋼鋁業股份有限公司等共13家鋁產業上、中、下游及資源回收廠,於今(8/29)在經濟部傳統產業創新加值中心共同成立「低碳化循環鋁材共榮聯盟」,以台灣2050淨零碳排之國家政策為目標,由中鋼鋁業領軍,整合法人前瞻技術、業者實務經驗,期望提升低碳循環鋁產業的發展,在低碳循環鋁製造的策略中,建置共榮產業鏈。

2022年臺灣鋁金屬產業產值約新臺幣1,295億元、廠商家數440家(佔金屬材料26%),是國內前三大金屬材料產業之一。因應2023年起歐盟針對高碳排產品(鋁、鋼鐵等)開始試行碳邊境調整機制,國際大廠相繼推出低碳鋁產品,透過使用再生鋁料(再生鋁含量逾50%)、低碳鋁材(碳排量低於5公噸CO 2 /公噸鋁)等綠色材料,亦擬出相關碳中和作法生產低碳排產品,產品設計開發朝向易拆解、易回收、易循環,同時降低原生鋁用量,顯見回收鋁再利用可以有效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使得低碳化轉型勢在必行。2021年數據指出,廢鋁的出口價格(新台幣49元/公斤)高於進口價格(新台幣47元/公斤),造成業者認為國內回收再製效能低落、出口價高,比較利益後,寧可出口。種種因素加乘下,台灣廢鋁出口於2021年首度出現1.1萬公噸逆差,2022年上半年度逆差甚至擴大至3.3萬公噸,造成國內鋁資源流失。

中鋼鋁業李至隆董事長表示,聯盟成立目的是希望整合鋁產業,完善國內廢鋁料循環再生製程鏈。推動回收鋁料盤商(鉅達金屬、遠智企業、花旗五金等)建立民生廢鋁資源化技術;分條加工及成形業者(亞喬企業、賀華實業、聯銘貿易、德冠企業、群達龍企業、芳泉工業等)建立工業廢鋁回收系統作業;回收鋁錠廠(常琪鋁業、佐明金屬科技、璟松金屬等)主要協作廢鋁料脫漆/脫油/脫膜等前處理製程,完成廢鋁料重熔為低碳再生鋁錠,中鋼鋁業將其製成鋁胚供應下游加工為鋁捲/板/片,最終製作出環保產品。希望藉由聯盟力量,促動回收鋁料的年處理產能達 3.6 萬噸,預計可減少 354,600 公噸 CO 2 排放,致力推動低碳再生鋁材並完成材料認證,打造鋁經濟循環台灣隊。

金屬中心賴永祥執行長指出,中心協助建立高品質、低熔損的重熔製錠技術,提高回收鋁料的熔煉效果,於處理過程符合廢氣環保法規並降低鋁渣量,回收鋁料僅有6~10%的低耗損率。此外,藉聯盟成立鋁減排碳平台,運用聯盟各個成員的專長完整布局再生鋁材相關技術及其應用,讓再生鋁材回收率達到90%以上的高水準,未來可以自主化供應低成本、高品質的再生鋁材,穩定國內關鍵原物料供應,期待與產業一起打造低碳循環的美好環境。 本文共430字

金屬中心與中鋼鋁業公司等13家鋁產業上、中、下游及資源回收廠,於昨(29)日共同成立「低碳化循環鋁材共榮聯盟」,以台灣2050淨零碳排的國家政策為目標,由中鋼鋁業領軍,整合法人及業者,期望提升低碳循環鋁產業的發展,在低碳循環鋁製造的策略中,建置共榮產業鏈。

中鋼鋁業董事長李至隆表示,聯盟成立目的是希望整合鋁產業,完善國內廢鋁料循環再生製程鏈,希望藉由聯盟力量,促動回收鋁料的年處理產能達3.6萬噸,預計可減少354,600公噸CO2排放,致力推動低碳再生鋁材並完成材料認證,打造鋁經濟循環台灣隊。

金屬中心執行長賴永祥指出,中心協助建立高品質、低熔損的重熔製錠技術提高回收鋁料的熔煉效果,於處理過程符合廢氣環保法規並降低鋁渣量,回收鋁料僅有6至10%的低耗損率。藉聯盟鋁減排碳平台,運用聯盟成員的專長完整布局再生鋁材相關技術及應用,讓再生鋁材回收率達到90%以上高水準,未來可自主供應低成本、高品質的再生鋁材,穩定國內關鍵原物料供應,打造低碳循環的美好環境。 本文共1760字

11月22至24日金屬中心在高雄展覽館參與TASS 2023亞洲永續供應+循環經濟會展,以「低碳再生循環鋁材,產業跨域高值應用」為主題,聚焦循環材料與綠色製程,大秀18項技術成果。積極協助業者提升廢鋁料使用量並提高再生鋁的可加工性,預期每年可為國內增加回收鋁料處理量3.6萬公噸,自主供應再生鋁材於國內鋁產業鏈,取代進口原生鋁材促進鋁產業減少碳排達30萬公噸。

金屬中心董事長林仁益表示,今年18項技術展出,在經濟部技術司指導下,結合政府資源及法人研發量能,推動落實於業界應用。像是執行「循環鋁材創新應用製程技術開發計畫」,以鋁材回收再應用於自行車零組件,導入國際大廠 (迪卡儂)產品,落實自行車產業低碳材料之運用。談到過去國內建築模板以木模板為主,不易重複使用 (0~5次),易造成大量建築廢棄物,現與寶緯工業合作導入綠色製程,不僅降低製造成本,減少樹木砍伐4萬顆,為環境永續努力。而海洋亦是不可忽視的議題,運用廢蚵殼與廢石材,開發「再生多樣態轉化材」,現與台灣山海天使環境保育協會合作指出,所製作出的珊瑚基座,能讓珊瑚苗直接在上面成長茁壯,不僅無毒、更耐海水衝擊,目前已在基隆北海岸實施一批復育成果,相當成功。

開幕當天,金屬中心董事長林仁益與台灣中油董事長李順欽簽署MOU,共同宣示推動氫能輸儲安全檢測驗證技術,為台灣氫能工業提供關鍵助力。此外,為協助產業建構碳盤查能力,金屬中心副執行長林志隆與國泰世華銀行風控長張發祥副總經理簽署MOU,共同推動金融業支持產業減碳之推動。除新能源開發外,展會亦有中心執行「產業自主特用材料開發及應用計畫」開發之「多孔鍍層高導熱管」,有別於國內熱交換器換熱管多用平滑管作為主要傳熱使用,可提高效率2~5倍,減少能源損耗,顯示於新能源及工業節能上挹注量能。

在低碳材料及綠色能源的需求逐漸擴大,如何在產業發展與環境保護間扮演重要角色,亦舉辦「低碳循環鋁材商機研討會」,邀請專家分享產業趨勢,業者出席踴躍,顯示低碳化轉型勢在必行,未來金屬中心將持續開發低耗能、高回收、高品質的製程技術,給予產業最雄厚的技術支持,希冀與業界能攜手共榮共好,邁向永續新未來。

金屬中心於TASS 2023展出三大亮點技術如下:

1.促進自行車零組件產業鋁材回收再利用,協助業者開發高 比例回收鋁添加之精煉技術,使廠內回收鋁料再利用 (約 600噸/年),應用於生產自行車架或其零組件,並導入國際大廠 (如迪卡儂)產品,每噸回收鋁可降低至少90%碳排放量。

2.MIT鋁模板應用綠色製程,協助寶緯工業,導入摩擦攪拌銲接技術工法,克服鋁模板擠型寬度限制達到模板系統銲接製造,材料與製程碳排可減少達60%以上,相較既有木模板可大幅降低模板安裝人力,且可重複使用 (200次以上),有效減地營建廢棄物及營造業的成本,對環保、ESG也有顯著提升效果。 經濟部次長曾文生(左三)偕產業技術司科長何祥瑋(左四),於「TASS 2023」會展現場參觀金屬中心攤位並合影。(圖:金屬中心提供)

▲經濟部次長曾文生(左三)偕產業技術司科長何祥瑋(左四),於「TASS 2023」會展現場參觀金屬中心攤位並合影。(圖:金屬中心提供)

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參與十一月廿二日至廿四日,在高雄展覽館舉辦的「TASS 2023亞洲永續供應+循環經濟會展」圓滿落幕,金屬中心此次以「低碳再生循環鋁材,產業跨域高值應用」為主題,聚焦循環材料與綠色製程,大秀十八項技術成果,積極協助業者提升廢鋁料使用量,並提高再生鋁的可加工性,預期每年可為國內增加回收鋁料處理量三點六萬公噸,自主供應再生鋁材於國內鋁產業鏈,取代進口原生鋁材促進鋁產業減少碳排達三十萬公噸。

金屬中心於「TASS 2023」會展特別展出三大亮點技術:一、促進自行車零組件產業鋁材回收再利用技術。二、MIT鋁模板應用綠色製程。三、廢物利用打造海洋保育新材料。金屬中心林仁益董事長表示,今年展出的十八項技術,在經濟部技術司指導下,結合政府資源及法人研發量能,推動落實於業界應用。像是執行「循環鋁材創新應用製程技術開發計畫」,以鋁材回收再應用於自行車零組件,導入國際大廠(迪卡儂)產品,落實自行車產業低碳材料之運用;談到過去國內建築模板以木模板為主,不易重複使用(0~5次),易造成大量建築廢棄物,現與寶緯工業合作導入綠色製程,不僅降低製造成本,減少砍伐樹木四萬棵,為環境永續努力;而海洋亦是不可忽視的議題,運用廢蚵殼與廢石材,開發「再生多樣態轉化材」,現與台灣山海天使環境保育協會合作製作出的珊瑚基座,能讓珊瑚苗直接在上面成長茁壯,不僅無毒、更耐海水衝擊,目前已在基隆北海岸實施一批復育成果,相當成功。

金屬中心林仁益董事長與台灣中油李順欽董事長此次亦代表雙方簽署MOU,共同宣示推動氫能輸儲安全檢測驗證技術,為台灣氫能工業提供關鍵助力。此外,為協助產業建構碳盤查能力,金屬中心林志隆副執行長與國泰世華銀行風控長張發祥副總經理亦簽署MOU,共同推動金融業支持產業減碳之推動。除新能源開發外,展會也有中心執行「產業自主特用材料開發及應用計畫」開發的「多孔鍍層高導熱管」,有別於國內熱交換器換熱管多用平滑管作為主要傳熱使用,可提高效率二至五倍,減少能源損耗,顯示於新能源及工業節能上挹注量能。

金屬中心表示,未來將持續開發低耗能、高回收、高品質的製程技術,給予產業最雄厚的技術支持,希冀與業界能攜手共榮共好,邁向永續新未來。 「亞洲永續供應加循環經濟」會展。(記者許正雄翻攝)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高雄展覽館「TASS 2023亞洲永續供應加循環經濟」會展,金屬中心以「低碳再生循環鋁材,產業跨域高值應用」為主題,聚焦循環材料與綠色製程,大秀十八項技術成果,結合政府資源及法人研發量能,推動落實於業界應用;展出三大亮點技術,包括促進自行車零組件產業鋁材回收再利用,MIT鋁模板應用綠色製程,以及廢物利用打造海洋保育新材料。

金屬中心董事長林仁益表示,像是執行「循環鋁材創新應用製程技術開發計畫」,以鋁材回收再應用於自行車零組件,導入國際大廠(迪卡儂)產品,落實自行車產業低碳材料之運用。

林仁益談到過去國內建築模板以木模板為主,不易重複使用(零至五次),易造成大量建築廢棄物,現與寶緯工業合作導入綠色製程,不僅降低製造成本,減少樹木砍伐四萬顆;而運用廢蚵殼與廢石材,開發「再生多樣態轉化材」,所製作出的珊瑚基座,能讓珊瑚苗直接在上面成長茁壯,不僅無毒、更耐海水衝擊,為環境永續努力。

金屬中心並與台灣中油簽署MOU,共同宣示推動氫能輸儲安全檢測驗證技術,與國泰世華銀行簽署MOU,共同推動金融業支持產業減碳之推動;亦舉辦「低碳循環鋁材商機研討會」,邀請專家分享產業趨勢。 金屬中心與中鋼鋁業等共13家鋁產業上、中、下游及資源回收廠,於8月29日在經濟部傳統產業創新加值中心共同成立「低碳化循環鋁材共榮聯盟」,以台灣2050淨零碳排之國家政策為目標,由中鋼鋁業領軍,整合法人前瞻技術、業者實務經驗,期望提升低碳循環鋁產業的發展,在低碳循環鋁製造的策略中,建置共榮產業鏈,打造綠色鋁供應鏈。

金屬中心賴永祥執行長指出,中心協助建立高品質、低熔損的重熔製錠技術,提高回收鋁料熔煉效果,於處理過程符合廢氣環保法規,且回收鋁料僅有6%~10%的低耗損率。此外,藉聯盟成立鋁減排碳平台,運用聯盟成員專長完整布局再生鋁材相關技術及應用,讓再生鋁材回收率達90%以上的高水準,未來可自主化供應低成本、高品質的再生鋁材,穩定國內關鍵原物料供應,期待與產業一起打造低碳循環的美好環境。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16檔泛綠能概念股 潛力足

陸房地產風暴 襲向鋼鐵、水泥

2022財稅四新制 綜所稅最有感 证券时报网讯, 10月27日晚间,南山铝业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16.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4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71.95亿元。

多年来,公司重点发展以汽车板、航空板为代表的高附加值产品,利用全产业链优势,坚持低碳、绿色生产,深入强链、延链、补链,将公司打造成世界先进的汽车、航空材料供应商和世界一流的铝加工企业。

更值得关注的是,前不久南山铝业发布公告,拟将印尼氧化铝资产分拆至香港资本市场上市,独立上市将有助于公司进一步提升资金募投效率,加快深耕印尼及周边市场业务,更好顺应国家“一带一路”政策,利用印尼的资源及区位优势持续拓展海外铝产业链布局。

据统计,新能源车渗透率逐步提升且其铝材用量是传统车的 3-4 倍,在汽车轻量化背景之下,汽车铝板需求日益旺盛。南山铝业持续布局汽车核心零部件研发生产,高端轻量化铝板带项目(汽车板三期项目)正在加紧建设,项目建成后南山铝业汽车板总产能可达到40万吨,公司将成为国内最大的专业汽车板研发生产制造企业。

航空板产品方面,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同时为波音、空客、中商飞等主机厂同时供货的民营企业。依托完整的铝产业链优势,以严格的品质管控给客户提供了较强的质量保证。此外,南山铝业经过长期的技术攻关,为国产C919飞机解决了国产飞机的“骨架”和“外衣”问题,成为国产大飞机原材料国产化示范平台的主要承制单位。

公司高端产品占比稳步提高的同时,传统优势业务也是稳健发展。南山铝业于欧洲、美国、新加坡等地设立分公司及市场运营中心,方便及时关注汽车、航空、食品饮料等公司优势产品领域的全球行业发展状态,强力推进国际市场开拓。

公司在印尼宾坦岛先后规划建设的200 万吨氧化铝项目预计于2024年可实现满产。与此同时,今年4月公司披露,拟投资60.63亿元在印尼建设年产25万吨电解铝、26万吨炭素项目并配套公辅设施。

另外,南山铝业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近半年关停了部分电解槽并对外转让33.6万吨电解铝产能指标,降低自身重资产占比、减少高能耗高排放产线,目前,已与部分核心客户达成了废铝回收、循环利用的业务合作。

南山铝业相关负责人表示,依托南山铝业的铝产业链优势,以再生铝替代火电原铝用于下游航空航天、汽车轻量化等领域深加工,年可减少碳排放约 90万吨。项目采用先进的废铝保级再生熔炼工艺实现废料循环再利用,在降低能耗的同时,还可有效减少二氧化碳、固体废料、废液和废渣的排放。

南山铝业表示,通过对自身业务进行合理“加减法”,公司战略布局已得到进一步优化。公司在国内将持续深耕铝产业链,做深、做细、做精以航空板、汽车板为代表的高附加值产品,继续构筑高质量、多层次、高端化的产品系列矩阵;在海外将继续抢占先发优势,加快推进印尼地区铝产业链规划落地,内外共同发力,助力公司市场影响力和经营业绩的不断提升。(齐和宁)


回到上一頁